中国锂电网 - 锂电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市场热点 | 电池产业 | 技术之窗 | 锂电知识 | 展会信息 | 人在职场 | 电动汽车 | 海外传真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海外传真 > 风起遂宁 锂电新地标崛起
4.biz | 商业搜索

风起遂宁 锂电新地标崛起

信息来源:batterykey.com   时间: 2024-07-08  浏览次数:51

  本文转自:中国改革报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4月23日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进程。

  县域强不强,关键看产业。地处川中丘陵地区的四川遂宁射洪,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作为川渝唯一没有锂矿却掌握锂资源的地区,全市锂资源拥有量约占全球20%,成为聚合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聚集地。

  作为遂宁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代表,射洪以重点产业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力度,连续两年入选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走出了一条以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 本报记者 王晓涛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这是1200多年前,诗圣杜甫眼中遂宁射洪壮丽山川的雄伟和磅礴。而今,在成渝两大极核之间,在地处川中丘陵地区的遂宁,一座我国锂电产业的新地标正在快速崛起。

  站在锂电产业风口

  6月27日上午,2024国际锂电新能源产业大会暨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在射洪市举行,主题是“创新激活‘锂’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上,赛迪顾问总裁付长文发布了《2023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报告显示,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助推下,我国锂电产业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稳步增长,2023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自2021年开始,我国动力电池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维持在50%以上。同时,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为31.4吉瓦,新增装机规模22.6吉瓦,同比增长256.8%,而目前锂电池在新型储能电池中占比超过95%。

  也正是在2022年4月28日,国内第一个以地区冠名的全国性锂电产业指数——“遂宁指数”正式发布。显然,在锂电产业持续增长的时候,以射洪为代表的遂宁适时站在了锂电产业的风口。

  射洪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能对本报记者说:“‘遂宁指数’自2022年由射洪与赛迪顾问首次发布后,便成为了锂电产业发展的晴雨表、产业投资的风向标,在助力整个锂电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助力射洪乃至遂宁锂电产业做大做强方面,该指数发挥了重要作用。”

  ——帮助射洪及时优化招商策略。“遂宁指数”能全面展示全国锂电企业的基本信息、生产产能、创新平台以及关系图谱。射洪充分运用其数据信息,及时优化招商策略,集中对接了一批锂电材料端、电池回收类等优质项目,先后引进锂电类项目30余个,加速推动射洪锂电产业链条形成闭环,射洪锂电材料产业集群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帮助企业适时调整生产策略。“遂宁指数”能及时反映国内外锂电材料产品的价格和产能,供企业作出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特别是去年以来,射洪锂电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及时优化生产策略,将市场下行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顺利实现了爬坡过坎,推动射洪2023年全年锂电产业产值逆势增长,突破600亿元。

  ——帮助射洪持续扩大行业影响。“遂宁指数”的发布,是一年一度锂电大会的重点环节,备受业界关注。3年来,三届锂电产业大会的召开,极大地提升了射洪锂电的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

  支柱优势产业向新而行

  “锂电产业新地标”——这是今年发布的《2023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对遂宁锂电的评价。

  据了解,遂宁市以“链式思维”推动锂电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形成“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锂电池—终端应用—梯次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条,成为国内锂电产业链最完善的集中发展区。作为川渝唯一没有锂矿却掌握锂资源的地区,全市锂资源拥有量约占全球20%,成为聚合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聚集地。

  作为遂宁锂电的代表,射洪市致力于打造锂电材料全景生态圈,现已建成川渝地区产业链最完善的锂电集群。2023年,射洪锂电产值突破600亿元,已引进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企业10家,拥有锂电相关企业39家、产业项目50个,锂离子电池产能规模增长至13吉瓦时。

  “射洪是川中丘陵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而锂电产业又是射洪的支柱优势产业,是我们打造具有射洪特色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王能表示,射洪的锂电产业正向新而行、向新提质,当前主要呈现出3个特点。

  一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近3年竣工15个锂电项目的基础上,今年还有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二期、10万吨磷酸二氢锂前驱体、100万只圆柱型锂离子电池、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等6个在建和代建项目,有望年内竣工投产。

  二是企业生产快马加鞭。在锂电产业遇到困难时,射洪充分发挥企业秘书“一对一”服务,全方位助企纾困帮扶,帮助企业坚定信心、渡过难关,当前天齐锂业、盛新锂能、朗晟新能源、富临新能源等重点企业已全部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三是园区持续提档升级。自2022年射洪锂电化工园区完成认定、2023年成功扩区后,射洪当前的重点是完善园区的配套设施。目前天齐锂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正加速打造,国家锂电质检中心建成投用后,“三中心一平台”科创体系更加完善,必将为锂电产业不断增添科技创新新动力。

  走出县域高质量发展道路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结合近年来射洪锂电产业的发展实践,王能表示,射洪聚焦以锂电新材料为代表的三大主导产业加速发力,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抓好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当前,县域普遍面临着土地、能耗、人才、资金等资源约束,为破解这一障碍,射洪集中资源,实施“标准地”“亩均论英雄”改革等举措,招引龙头企业,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我们助力天齐锂业发展壮大,成功实现‘A+H’双上市。同时,我们以天齐锂业为依托,先后引入了盛新锂能、当升科技、富临精工、四川路桥等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企业10家,招引项目愈发优质、投资强度屡创新高,近两年来落地项目亩均产值超15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有限资源下的可持续之路。”说起这些企业的名字,王能侃侃而谈。

  二是下好“真金白银”这一“先手棋”。近年来,射洪相继出台工业46条、绿色低碳28条、科技支撑32条、营商环境20条等,打出政策“组合拳”,成立15亿元锂电发展基金和6000万元人才基金,仅去年就为企业兑现奖补资金6.7亿元。

  “我们为每个项目制定‘一企一策’招商引资政策,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实惠。并通过梯级气价供应、大户直购电交易等途径,为企业提供最低的要素成本。”王能举例说。

  三是做好招引服务“后半篇文章”。射洪深知项目签约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近年来,当地专注于为企业安心发展保驾护航,实行县级领导“一对一”挂联机制,推出了“射洪锂话”“锂都论锂”“政企银恳谈会”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企业提供从项目洽谈到落地、再到投产和运营的超前穿透式、全流程服务。

  “射洪因此被四川省纪委监委确定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联系点,连续两年入选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谱写了富临集团三连投、路桥集团四连投、盛屯集团八连投的政企合作佳话。”王能介绍说。

  会上,举行了国家锂电质检中心(筹)的授牌和启用仪式,以及成渝地区2024年锂电产业重点项目校企政府签约仪式。而射洪雄心勃勃,其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建成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

  王能对此表示乐观。他说:“今年射洪的锂电产业产值将达到700亿元,明年有望突破千亿元,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锂资源掌控地、锂材料集散地、锂企业集聚地和锂技术领航地。”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锂电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