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电网 - 锂电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市场热点 | 电池产业 | 技术之窗 | 锂电知识 | 展会信息 | 人在职场 | 电动汽车 | 海外传真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海外传真 > 充电宝冒烟禁用奶茶灭火,锂电池特性致无效反加剧危险
7.biz | 商业搜索

充电宝冒烟禁用奶茶灭火,锂电池特性致无效反加剧危险

信息来源:batterykey.com   时间: 2025-10-03  浏览次数:141

  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根据锂电池的化学特性和应急处置原则,充电宝冒烟时绝对不能用奶茶灭火,这种操作不仅无效,还可能加剧危险。以下是科学依据和正确应对措施:

  ⚠️ 为何奶茶灭火不可行?

  高温无法被压制

  锂电池热失控时内部温度可达400°C以上(实验数据显示部分劣质电芯短路后15秒内突破400°C)。奶茶中的水分遇高温迅速汽化,不仅无法降温,蒸汽反而可能扩大火势。

  风险点:水汽化后氧气浓度上升,助长锂电池氧化反应,可能引发爆燃。

  

  糖分和脂肪助燃

  奶茶含糖、脂肪等有机物,泼洒到高温的锂电池上会碳化并释放可燃气体,相当于添加燃料(类似油类火情不能用水扑灭的原理)。

  无法阻断链式反应

  锂电池起火本质是内部电芯的化学链式反应,需专用灭火剂(如D类消防沙)隔绝氧气并降温,奶茶完全不具备此功能。

  ✅ 正确应急处置步骤

  立即物理隔离

  ⛔️ 迅速将冒烟充电宝移至空旷、无易燃物的地面(如车厢过道、室外石板地),避免接触人体或可燃物。

  ⛔️ 切勿用任何液体泼洒(包括水、饮料、奶茶等)。

  窒息法覆盖火源

  ✅ 用防火毯、浸湿的厚棉衣或石棉布完全覆盖充电宝,隔绝氧气(注意:湿布需拧至不滴水状态)。

  ⛔️ 禁用化纤衣物(易熔融)或轻薄布料(无法隔绝高温)。

  专业工具介入

  ✅ 若配备专用灭火设备,优先使用锂电池灭火袋或D类灭火器(含氯化物成分,可中断锂离子反应)。

  ⛔️ 普通干粉/泡沫灭火器效果有限,且可能复燃。

  呼叫专业人员

  高铁/飞机上:立即按紧急呼叫按钮通知乘务员;

  日常场景:远离后拨打119,说明是锂电池火灾。

  ⚡ 事后注意事项

  持续观察30分钟:锂电池冷却后仍可能复燃,需保持监控。

  勿触碰残骸:燃烧后的充电宝残留强腐蚀性电解液和有毒气体(如氟化氢),需专业人员处理。

  💎 总结对比(奶茶 vs 正确方式)

  | 方法 | 是否有效 | 风险等级 | 适用场景 |

  |----------------|----------|----------|------------------|

  | 泼奶茶 | ❌ 无效 | ⚠️⚡⚡⚡(极高) | 任何场景均禁用 |

  | 防火毯覆盖 | ✅ 有效 | ⚠️(可控) | 车厢/室内/户外 |

  | 专用灭火器 | ✅ 高效 | ⚠️(低) | 消防设施完备场所 |

  安全口诀:冒烟断电快隔离,不泼不盖先远离,呼叫专业莫迟疑。

  

重要提示:2025年已发生15起充电宝机舱起火事件,日常应选择带3C认证且未召回的产品(如避开罗马仕PAC20、安克A1689等批次)。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锂电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