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电网 - 锂电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市场热点 | 电池产业 | 技术之窗 | 锂电知识 | 展会信息 | 人在职场 | 电动汽车 | 海外传真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电池产业 > 锂电材料投资机会
W.biz | 商业搜索

锂电材料投资机会

信息来源:batterykey.com   时间: 2025-11-11  浏览次数:36

  (来源:纪要头等座)

  锂电材料投资机会

  先来说一下,这波新能源材料上一轮周期的高点是在2021年,从周期高点下来行业已经差了三四年了,行业都处在亏损的边缘。这波的话,一方面是由于需求端储能的拉动,拉动了新能源材料的上行;那么供给端的话,也确实是亏了两三年了,基本上该出新的产能,以及一些不开的装置,都已经在停掉。

  这波我们的观点是,认为它肯定是处于一个周期的拐点。周期拐点从止跌到反弹,再到新一轮的上升,过程中肯定存在一些争议,也存在一些预期差。对于我们来讲,目前是第一阶段,就是从止跌到反弹的这么一个阶段。从止跌到反弹,接下来其实会经历第二阶段,就是我们认为到明年供需的错配可能会拉动价格的进一步上涨。预期差就体现在这里,时间点去配置板块完全没问题,因为板块首先是触底了。

  触底之后,其实也跌了三四年,在一个绝对的底部,时间买进来其实是没问题的。买进来之后,后边更多的是去观察价格是否能够持续超预期的上涨。所以这几乎安全垫是有的,然后价格如果超预期上涨的话,股价是会不断超预期的,而且位置现在又非常好,所以是我们目前看好板块最核心的一个点。下面讲一下基本面,讲一下行业的基本面情况。

  先来说一下VC(碳酸亚乙烯酯)。VC整体来说,供给端的产能大概在7万吨左右。需求的话,今年大概在6.5万吨,明年由于储能的拉动(因为VC作为一种添加剂,在储能的添加比例会大于在动力电池的添加比例),明年的需求测算至少增加2万多吨,在8.5万吨左右。供(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给端的话,现在产能是7万吨,现在是满开的,11月份现在基本上是一个供需偏紧的状态。

  从现在开始到明年的6月份之前应该是没有新产能的投放,6月份之后可能永太科技这边会有一些新产能逐步出来。但是从现在到明年6月份价格会上涨。6月份出来之后,其实也要去看新产能的投放进度跟需求增长匹配的程度。所以我们还是看好的。行业成本在4万块钱左右,价格的话之前应该是跌到4.5万。最近的价格从4.5万反弹到5万多。后续的价格我们看到10万元以上。

  这是关于VC的情况。这里面弹性的话,像永太科技是1.4万吨,后边会扩产,中长期是扩产3万吨,但明年后年应该是1万吨1万吨的量逐步上来。然后永太科技的话是一万吨左右的一个量,每上涨一万块的话,会带来相应的利润增厚,所以大家可以重点看一看这方面的情况。

  像六氟磷酸锂的话,其实核心大家研究的比较清楚了。它是率先涨价,从4.7万价格(散单价)现在涨到15万,长单价大概在七八万左右。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历史高点能到五六十万,这次不一定能到历史的那种高点,但后续的价格上涨趋势还在,因为供给端主要集中在像天赐材料、多氟多、天际股份这些头部企业手里,所以供给端确实有涨价的诉求。需求端的话,其实又有整个终端的拉动,所以新产能扩张其实还是挺难的。我们也做了一些调研,所以我们认为还是能够继续去看。

  当然VC的话,刚才说到它那边新产能出来至少一年时间,短期内也是一个供需偏紧张的状态。我大概汇报到这里,然后让杨老师汇报下磷化工,就是磷酸铁、磷酸铁锂包括其他材料这边的情况。

  好的,我这边来汇报一下整个磷化工的板块。板块最近的关注度有明显提升,核心也是因为刚刚储能预期的上调,对于整个上游材料的关注度和需求预期的改善。从大方向来看,整个磷化工的板块,基本现阶段的盈利情况是位于整个行业历史周期位的中枢位偏上,那基本上是归功于上游磷矿资源的价格。基本从2021年磷矿价格上行之后,整个磷矿价格没有进行大幅回落,在整个相对高位坚挺的过程中,兑现了很多磷化工一体化企业利润中枢上移的条件。

  基本对应到现阶段来看,整个磷化工企业的盈利情况相当不错。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从分板块材料来看,上游的磷矿,其实在整个磷矿挺价的过程中,基本是维持高位震荡,这样会使得磷化工企业可以通过前端资源端锁定到产业链的大部分盈利。即使说在行业下游需求进入淡旺季的变化过程中,由于磷矿的定价来自于流通市场,但大部分产品其实已经形成一体化布局。在这种情况下,相对比较小的市场是很难撼动大部分市场对于整个产品稳价的决心。所以实际上在没有出现大规模产能过剩或过剩情况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基本上对于磷矿来说,大家维稳的心态是可以给磷矿价格形成比较好支撑的。

  现在来看,接下来行业将进入到冬储和春耕的旺季。虽然说下游在时间节点上可能并不是特别理想,但对于上游的磷矿来说,它确实是进入到一个需求的旺季。基本对于磷矿的价格支撑,我们认为持续到明年二季度是相对比较明确的。这是第一个。我们认为从整个磷化工大部分的盈利支撑情况来看,磷矿的价格平稳基本上仍然会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第二个就是从加工环节来看。加工环节,基本对现阶段非一体化企业来说,是一个承压非常明显的环节。主要原因也是来自于磷化工的加工环节同时需要硫磺、合成氨等。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合成氨供给是相对充足的,虽然说煤炭价格上行对合成氨有一定程度的盈利压力,但是短时间内看,它基本都位于整个中枢位偏下。这一块基本是给到了一个合理位。但是硫磺的价格不断上行,给到了很多无论是精制酸、工业一铵,还是正常的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都比较明显的成本上行压力。

  但现阶段基本由于特殊的国储加上春耕前期备货的需求,我们国家大方向仍然维持化肥保价稳供的策略,所以实际上对于很多产品来说,它的涨价时间点是略微有所滞后的,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化肥。这一块我们认为第一个,从现阶段来看,硫磺的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带动了一铵、二铵的企业开始有挺价的诉求,一铵已经开始出现小规模的上行,对应到的其实也就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利润压缩已经没有办法再压了。基本已经出现了后置性的产品价格上扬。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对于现阶段的这种盈利模式,其实大家已经经过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大家已经开始默认了,默认什么呢?实质上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利润,不能单看国内,也不能单看单季度,拉长全年来看,已经形成了国外赚钱弥补国内亏损的盈利模式。从今年来看,即使现阶段的整个单环节加工制造利润承压比较明显,但如果拉长全年来看,整个加工利润的兑现其实依然是相对比较好的,主要是体现在出口端。所以实际上这一块,我们也并不会因为现阶段的成本相对承压,再加上这段时间没有出口,再加上国家对(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于整个化肥的保价稳供这种大环境可能使得环节的实际基本面经营承压,但是对于盈利来说,我们拉长全年来看,这段时间的影响是相对比较弱。我们认为对于后期来说,这一块环节并不会成为拖累项。

  第三点,其实就是我们关心的下游新能源对整个上游材料的影响。其实像王老师说过,基本从新能源暴涨之后,基本也经历了两三年的大化工对新能源的磨合期。在这两三年里面,磨合是相当痛苦的:第一个,整个行业的产能释放相对比较多,所以很多即使是龙头企业也没有办法把开工率打得很高;第二个,由于开工不高,前期对于相关精细化工产品的摸索,使得很多产品没有办法达到行业很高的产品品质,所以在销售上面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折价;第三个,对于生产过程中,很多下游客户的磨合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库存的扰动,很多产品生产出来是会不断垒库的。

  在这三个过程中,我们能发现,在整个新能源材料环节上,磷化工企业在这两三年里面都承受了比较明显的产品拖累项。基本多数的企业是进入亏损状态,而且亏损的幅度其实还不小。但是因为整个行业基本由于磷矿定价定到了一个很好的利润中枢,基本上一体化的企业、且有磷矿较大布局的企业,基本都能承担这样一个拖累项。也就意味着这部分企业是成功的存活了下来,而且在行业里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定价状态。

  但是对于一些没有行业上端资源布局的,也没有自身独特经济、技术属性的,到了现阶段来说,基本已经处于阶段性即将退出的状态。所以,对于后续的磷酸铁的新增量来说:第一个,现阶段磷化工企业其实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亏损,能够布局新增的企业,或者是想要布局新增的企业,是相对比较谨慎的,并不会出现上一轮的大规模冒出很多新增产能。

  第二个,非磷化工的生产企业,没有技术优势的生产企业,现阶段也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扩充。所以对于磷酸铁来说,它的整个新增产能已经进入到相对克制的状态。第二个就从行业的转变来看,因为下游,无论是电池端还是磷酸铁锂端,对于磷酸铁来说,其实都有几个好现象:第一个就是下游的磷酸铁锂的订单已经有明显的好转,这一块其实已经在逐步兑现,头部企业的订单基本已经恢复到九成上下,基本是属于一个比较高负荷的开工了。第一点。

  然后第二点的话,对于下游的需求预期来看,下游的电池厂纷纷在调高未来一年储能和动力的预期,这一块会对于整个终端包括产业链的需求预期是在一个上行过程。对于磷酸铁来说,基本前端的亏损项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在经历这段时间的变化过程中,我们能看到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实质性影响:第一个,开工其实开始,各家的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往上调了;第二个,前段时间相对大规模的亏损,已经开始明显减亏,或者已经出现个别企业能够形成正向盈利的过程了。

  在这种过程中,我们认为传统对于磷化工企业的拖累项现阶段已经开始逐步减弱,并且有可能实现打平。对于整个企业的利润兑现,包括未来预期来说,其实已经有一个明显好转。这是对于磷酸铁。

  对于磷酸铁锂来说,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是:第一个,下游的订单预期在不断上调,电池厂在不断的跟磷酸铁锂的企业进行锁单;第二个,现阶段的开工率已经提升到了八九成,行业出现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尾部企业仍然还是两三成,或者是没有办法开工的状态,头部企业订单已经接到相对比较满;第三个,头部的企业根据订单情况开始有意识的进行头部扩充,这样会使得整个行业的市占率进一步集中。

  在这种状态下,整个行业的生产企业也开始尝试跟下游的电池厂进行新的订单长协价的沟通。我们认为,首先第一个规模优势的扩大,是会有意识的降低单吨产品的加工成本,这样的话即使在价格没有调整的过程中,也会实现现有盈利的改善。第二个,头部企业在对整个下游的预期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他的下游客户已经开始实现盈利的回暖,然后再加上整个订单的预期改善,我们认为整个磷酸铁锂的头部企业的溢价权也是稍微有所回归,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价格回暖的状态。

  基本对于现阶段的这些生产企业本身,处于微幅盈利或小幅亏损的状态。如果一旦实现成本的下降,然后(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价格的回暖之后,它的整个利润弹性变化是相对来说会比较大的。这样会对应到行业原本的盈利模式形成一定程度的改善。我们对于磷酸铁锂来说,也是会认为进行比较明显的利润改善以及整个预期改善的过程。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以此作为投资依据出现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锂电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