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起点锂电)
当前,锂电新周期脉络已逐渐明晰。需求结构升级与供给端优化的双重共振,助推各环节迎来新一轮量价齐升。同时,下一代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和政策驱动,推动行业从“内卷式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在这轮产业链价值重构和博弈中,起点锂电策划了“与行业同频·迎锂电新周期”专题,阐述行业新变化、新特征,以期为行业朋友提供一些新思考。
锂电行业新周期下,“需求→产能→材料”连锁传导快速形成,供需缺口持续推动价格上行。
作为最核心的原材料,碳酸锂从2025年5月底的5.8万元/吨涨至11月3日的8.3万元/吨,累计涨幅超43%。期货方面,11月13日上午,碳酸锂主连价格已达88200元/吨,再度向9万元/吨发起冲击。
碳酸锂终端需求的强劲表现正不断支撑着此轮价格上涨周期。核心在于高排产遇上更高需求,阶段性短缺格局形成。
受储能需求爆发、传统旺季效应及新能源车市场高增的多重驱动,10月锂电池排产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2025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0%。当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1.5万辆,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1.6%,创历史新高。当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84.1GWh,环比增长10.7%,同比增长42.1%。
储能方面,在国内项目持续落地与海外需求多元化的共同支撑下,储能电芯市场仍将保持较高景气度。2025年10月至11月期间,储能电芯供应端保持稳定增长,部分企业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持续释放新增产量。
行业平均开工率继续拉升,头部厂商满负荷生产,二线厂稼动率快速回升。优质产能和高性能产品成为竞争焦点,头部企业议价能力增强。
供给端,需求刺激下,国内碳酸锂冶炼厂生产积极,整体开工率维持较高水平。10月国内碳酸锂月度总产量延续增长态势,环比增长6%,同比大幅增长55%。但与此同时,碳酸锂库存去化明显。目前库存连续13周去化至12.4万吨,库销比接近1,部分下游企业补库需求迫切。
此外,复产不及预期+合规约束收紧江西锂矿复产进程低于市场预期,枧下窝锂矿采矿权公示仍在推进,按审批流程推算复产时间不早于 12 月中下旬,打消了短期供应激增的担忧。
且碳酸锂成本端支撑显著。目前锂辉石原料占比最大,在60%以上,锂云母与盐湖提锂相当,回收占比最低在10%以下。成本端表现来看,盐湖提锂最低,锂辉石提锂成本最高。目前碳酸锂价格多维持在8万上方有利于碳酸锂全行业的生产。
受益于终端订单的较好表现,当前锂盐企业持续向好。从财务数据来看,得益于锂价回升,多家锂企迎来盈利修复。其中,“锂业双雄”净利润双双翻倍。
天齐锂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97亿元,同比下降26.50%;净利润为1.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7.0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赣锋锂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6.25亿元,同比增长5.02%;净利润为0.26亿元,同比增长103.99%。值得注意的是,赣锋锂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64.02%。
盐湖股份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11.11亿元,同比增长6.34%;归母净利润为45.03亿元,同比增长43.34%。雅化集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0.47亿元,同比增长2.07%;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116.02%。
短期来看,供应增量有限与需求旺季共振,碳酸锂供需紧平衡格局短期难逆转,价格有望维持偏强震荡,现货向9 万元 / 吨关口上探。
中长期而言,需要关注锂矿产能释放节奏与下游需求的匹配,行业底部价格已基本确立,预测价格或在7-10万元/吨区间运行。
需要关注的是新技术对碳酸锂未来价格的影响,比如固态电池,固态电池主流技术路线(如硫化物路线)因采用金属锂负极和高锂强度电解质,单GWh电池的锂用量可达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的3.4倍。其在人形机器人、电动船舶、eVTOL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锂需求,稳定价格预期。
雅化集团也曾表示,虽然未来2—3年,锂行业市场存在一定波动,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低空飞行器及智能机器人等新型产品的需求释放,以及固态电池等技术创新的推动,锂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 者:序 淮


